3月11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50余名本科学生党员前往韶山灌区,开展红色水利文化建设调研活动。
讲解员介绍了韶山灌区工程在灌溉、防洪、发电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,以及在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作出的巨大贡献。

在韶山灌区陈列馆,丰富的展品与详实的史料生动展现了当年十万劳动大军凭着“愚公有移山之志,我们有穿山之勇”的豪情,战天斗地建设灌区的火热场景。通过聆听讲解员的介绍、观看一幅幅老照片和一件件珍贵文物,学生党员们深刻体会到先辈们为改善农业生产、造福百姓所付出的艰辛努力,并为“艰苦创业、无私奉献、攻坚克难、勇于创新”的韶灌精神所动容。
“韶山灌区工程兼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,既是物质财富,又是精神财富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我们要弘扬韶灌精神,赓续红色基因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青春力量。”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袁静雯说。
未来,学院将与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开展深度合作,充分发挥学科优势,为灌区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智力支持,共同推动红色水利文化的传承与发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