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九九99
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九九99
首页 > 学子风采 > 正文

学子风采

首页 > 学子风采 > 正文

一位博士生的物理人生——记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杨锋

作者 :     编辑 :     来源 :     发布时间 : 2009-12-03 00:00    点击量:

分享:
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九九99
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九九99

热情、谦和,这是初次见到杨锋时留下的印象。

杨锋是我校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2008级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(硕博连读)。说起杨锋,认识他的人总会说,他是一个相信天道酬勤的人,而如他所说,自己是一个笑对生活的人。

我校第十三届研究生校长奖特等奖获得者,我校第一位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……荣誉纷至沓来,杨锋一直很坦然:我只是一个追风的孩子。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,杨锋以执着的信念为歌,以阳光般的微笑为曲,科研之路上,且歌且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梦想启航    父亲给我执着前行的加速度

1981年4月,杨锋出生在山东济宁的一个小村庄里。

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,父母对杨锋却没有过多的溺爱。“那时因为家里经济拮据,为了节省开支,父亲就喜欢自己动手,做一些桌子、椅子之类的小家具”。从选材到制作,从上漆到成品,每一步都很认真,最后父亲做出来的东西居然丝毫不逊色那些木匠师傅做的。

拉锯、刨木,那些雪花般散落的木屑,似乎有一种无形的魔力,吸引着杨锋。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中,杨锋种下了自己最初的梦想。

杨锋对电子产品很有兴趣。家里废弃的收音机,他拿过来拆得七零八落,最后居然还能还原。姐姐不用的小电风扇,他把发动机取下来,搜集父亲丢弃的木块,拿起锯子,自己设计做一艘小玩具船。看着心中早已勾勒好的器具逐渐成形,尽管年少的杨锋额头仍滴着汗珠,“心里却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成就感。”

时间太窄,指缝太宽。沿着家乡那条通往村外的路,杨锋怀着心中的梦想,走向了村外的世界。

短暂而美好的大学四年,杨锋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亮色,一切都是那么中规中矩。获得聊城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后,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,杨锋回到了母校山东嘉祥一中,担任物理教师。

“那时候学校还是应试教育,我感觉教学模式有点模式化,一遍一遍机械地重复内容,我不太适合”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挣扎,杨锋还是放弃了自己的工作,准备考研:“选择考研,是喜欢一些有创新性的学习”。

那段日子,杨锋一边忙碌紧张的教学任务,一边充分利用时间备战研究生考试。嘉祥一中的图书室,每天都见证着杨锋埋头复习,潜心钻研的身影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半年多时光付出的汗水终于浇灌出硕果,2005年7月,杨锋如愿考取我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研究生。经过两年的辛勤耕耘,2008年,杨锋正式转为我校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(硕博连读)。

而那一年的冬天,对杨锋来说,却是格外寒冷。

春节之前就发现了父亲的异样。过完春节,一家人马上来到市医院为父亲做检查,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,父亲最后确诊为肺癌。

父亲患肺癌,这对杨锋一家来说,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。 “困难面前,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迎难而上”,父亲的倒下让杨锋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,积极的心态令他更加坚强。没有多少迟疑,也来不及忧伤,杨锋马上联系亲戚、老师和同学筹借了医药费。从来不请假的杨锋也头一次跟导师请了四十五天的假。

在以后半年里,杨锋每个月都要请假几天陪父亲放化疗。在湖南和山东之间,留下了杨锋太多奔波的身影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杨锋更珍惜每一分钟的学习机会,尽量不耽误学校的科研工作。

火车上,父亲入睡后的病床前,只要稍微有空闲,杨锋就如饥似渴地阅读文献,凭借顽强的毅力,终于成功写出了论文《基于多铁隧道结的八逻辑存储单元》。

正是凭着这份毅力和执着,硕士期间的杨锋,就达到了学校博士毕业生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永不言弃   思考已是梦想之路的惯性

“给我一个起点,未来您将为此微笑”,这是杨锋简历上的一句话。生活中,他也用自己的勤奋努力诠释着这句话,让所有相信他、帮助他的人,为他微笑。

面对杨锋,这个生活中不善言辞的山东小伙,导师周益春教授和唐明华教授发现,在科研方面,杨锋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。“他的基础并不是很好,但是特别肯学”,对于这个入室弟子,唐明华觉得:“他现在的成果,大多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”。

“刚读研时,我的研究方向并不明确,就只能不断地请教老师”,杨锋笑了笑,“做科研,每一步都会遇到困难,每一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。”在图书馆阅读第一篇外文文献时,由于英语基础薄弱,杨锋缺乏对一些英语单词深入全面的理解,“磕磕绊绊”中读了好几遍之后,仍然是一头雾水。杨锋没有退缩,没有畏惧不前,没过多久,一本厚厚的《英汉词典》就时常在杨锋的手边,平时一有时间就翻阅,遇到不懂的单词,就立即去查,在这种最机械也是最有效果的重复中,杨锋的专业英语水平显著提高。如今,杨锋用全英文去写论文已经游刃有余。

外文文献中,不少科研成果已落后时代的步伐,为了了解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,杨锋经常随同周益春教授和唐明华教授出席各种国际交流会。“以前不知道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是深是浅,国际会议的与会人员都是国际上学科最前沿人物,看一下别人怎么做,多学习,才能找到方向”。同时,他还大量阅读相关文献。目前为止,杨锋精读的文献多达三千多篇,这还不包括那些简单浏览的。

追逐科研梦想的道路上,迈过外文文献这道坎,“阅读”和“思考” 始终挂在杨锋的心头。在湘大求学的岁月里,图书馆和报告会现场,是杨锋最喜欢去的地方。理工科的学术报告,杨锋手拿笔记本的身影总是早早地出现。

“物理方面的讲座可以让我学到更多前沿的专业知识,而其他讲座,虽然我听不懂那些专业的讲解,但我就去听他们阅读科学文献的方法,学习他们做科研的技巧,经过自己的思考沉淀后,触类旁通”。

厚积薄发。在一次偶然的学术报告讲座中,杨锋灵感迸发:八逻辑态存储单元。如泉涌的灵感冲击着杨锋,杨锋一头扎进了文献的海洋,“当时我就想,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了,要是能把它做出来,那可真是太棒了”。那一段时间,杨锋每天不停歇地阅读文献,至深夜十二点多才上床睡觉,三四点钟就醒来,躺在床上构思他的八逻辑态存储器。

成功的道路总是充满曲折。许多次,杨锋为一个个程序和方程绞尽脑汁依然不得其解。一次,为了构建八逻辑态存储器的理想模型,杨锋被一个方程远远拒之门外。通过和老师交流,和同伴商量,程序的大门却总是无法找到匹配的钥匙。无奈之下,杨锋又一头扎进文献的海洋里,终于自己摸索出另一条可以抵达目的的途径。

2007年,汗水与果实相逢的季节里,杨锋的第一篇论文《Eight logic states of tunneling magneto-electroresistancein multiferroic tunnel junctions》(《多铁隧道结中隧穿磁电阻的八个逻辑态》)诞生,并在SCI上发表(影响因子4.308),这一成果被国内外研究人员相继引用,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李奇教授在中科院讲座时还借鉴了杨锋的模型。

“当自己的研究成果,被专家认可承认时,我感觉很兴奋,那是对我最高的奖励。”最执着的奋斗方向上,杨锋总能在梦想道路的两旁,找寻到最美的瞬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路同行    感动是我永不枯竭的能量

“我们无法计算人生的路途有多远,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是旅途中的每一个站台,每一个人,每一道风景。”这是写在杨锋日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,也一直照亮着杨锋的追梦之路。

在课题组四年多的光阴故事里,杨锋收获了最受用的思想,也收获了直击心房的感动细节。导师周益春和唐明华无微不至的关怀,在科研路上的倾囊相授,让杨锋一直在感动与感恩中,温暖前行。打开光阴的日记本,还有两位师兄总是难以忘怀,一位是在生活这个大课堂给予他无私帮助的成传品,还有一位就是在学术上帮助他钻研求索的叶志。

“成传品师兄人特别好,待人很真诚,生活上给了我许多关心。而叶志师兄则是教会了我许多做科研的方法和技巧”。杨锋清晰地记得,叶志师兄发表了论文,请大家一起聚餐。“那是叶志师兄的第一篇论文,影响因子有两点多,当时就觉得他特别牛气,所以只要有机会,我就会去跟他请教”。在叶志师兄那里,杨锋学得最多的就是“如何看论文”,“怎样找到一篇论文的突破口,找到属于自己的兴奋点”。

团队里,付出和感动总是相互依存。

11月8日晚,肖永光正在为论文中一个繁杂的方程绞尽脑汁。仔细地推导,一遍又一遍,仍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。困顿无助时,肖永光第一个就想到了课题组的“大好人”杨锋。

窗外,寒风凛冽。路旁的樟树歪歪斜斜,阵阵冷风刺骨。从研究生宿舍到物理楼,一路上杨锋裹紧衣服,加快步伐。推开办公室的门,杨锋搓了搓冰冷的双手。埋首解答方程的肖永光抬起头来,心头一阵温暖。

两个多小时,不知不觉就过去了。方程式在两个人的笔下终于迎刃而解,肖永光和杨锋脸上的笑容渐渐舒展开来。“当时那种感动是难以名状的,只觉得从头到脚,都涌动着一股热流。”回忆起那个温暖的夜晚,言语间,肖永光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。

“课题组牛人太多了,要向强人看齐”,杨锋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样践行的。在同伴眼中,杨锋“耐得住寂寞”,“扛得住压力”,榜样力量促使杨锋在科研上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:目前,杨锋已经在APL、JAP 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21篇, 其中SCI文章13篇,EI文章5 篇,科技核心期刊3篇,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,在影响因子为4.308的Appl. Phys. Lett.上发表论文2篇,在影响因子2.498的J. Appl. Phys.上发表论文2篇,并被国际权威刊物《Nature Materials》等引用。

杨锋先后获得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九九99三好研究生、湖南省优秀研究生、湖南省光学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奖、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(SPAWDA08)优秀学生论文优胜奖、我校第十三届研究生校长奖特等奖等各项奖励。

“到了一种高度,你就会想着还要更高一点”,杨锋的心灵深处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那个追风的孩子,正迈开奋进的脚步,一步一步追寻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《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九九99报》学生记者 万力军 刘文斌)

(来源: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九九99报)

关闭

友情链接:

地址:中国湖南湘潭  邮编:411105

版权所有©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九九99 (湘ICP备18021862号-2) 湘教QS3-200505-000059

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九九99 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058号    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九九99